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信赖之选

KAIYUN:媒体聚焦丨中国社会报:天津殡葬工作者传递大爱暖人间-Kaiyun中国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殡葬动态 > 行业动态

KAIYUN:媒体聚焦丨中国社会报:天津殡葬工作者传递大爱暖人间

2025-07-04 10:34   作者:小编

  》,其中对天津市殡葬工作者用专业、敬业和爱心诠释对生命的敬畏,传递人间的大爱进行报道。

  1967年,承载着民生使命的天津市东郊火葬场,踏着殡葬改革的脚步应运而生。几间平房、几台老旧的火化设备和为数不多的殡葬职工,撑起了半座城市对生命尊严的守护。54载栉风沐雨,旧馆托起了服务百姓“身后事”的使命,也成为天津市重要的殡葬服务设施。

  跨入新时代,殡葬服务设施如何满足民生需要和殡葬服务需求,成为摆在天津民政面前的一个课题。自2015年起,市属3个殡仪馆的提升改造连续3年被列入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2021年12月天津市第二殡仪馆新馆竣工,馆区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覆盖逝、殡、葬、祭全链条。新馆的标识外形方正,像一枚印章,代表着殡葬人在新征程上守正创新、行稳致远;同心圆则象征着殡葬人用真心的服务温暖人生最后一站,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

  天津民政在“伤心事暖心办”上闯出了天津经验,建立了96456调度指挥中心,推出了“送亲人找民政”系列惠民服务品牌。第二殡仪馆在天津市民政局党组的领导下,运用“强基础、上位次、更精准、更暖心”12字工作方法,精心打造“亲之安”守灵服务品牌。我们组建了宣讲团队,走入社区、街道,宣讲惠民政策和服务品牌,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殡仪馆开放日活动,讲述殡葬文化故事。如今“亲之安”已成为被群众广泛认可的品牌,群众只要拨打96456服务专线,就会第一时间对接到国营殡葬服务机构,把亲人“身后事”办顺利、办圆满。

  作为新时代殡葬工作者,我们不仅是服务的提供者,更是改革的践行者:通过遗体流向的实时监控,实现信息的全部可追溯;创新礼仪告别、家庭追思、网络祭奠服务,提升人文关怀,倡导简约文明;坚持公益惠民,将原有的收费项目减少近一半,60余种寿盒、寿服的价格全部控制在百元至千元,10余种惠民商品一律平价销售,免费提供入户服务、遗体搭抬、全程引导等10项便民举措。如今,群众在殡仪馆办丧事平均花费2000多元,而服务品质坚持不打折扣。

  新旧场馆接力,8.85万具骨灰搬迁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规模和难度在全国鲜有先例。市民政局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指挥,评估风险、调查民意,把能够想到的和群众可能遇到的困难,全部列出清单、制定预案。搬迁历经了3个寒暑,为了冬天不让群众挨冻,我们搭建了1000余平方米的服务中心;为了夏天不让群众受暑,我们开辟100余米长的遮阳通道;为了不让群众排队拥挤,我们开辟网约登记,增设窗口;为了不让群众多跑路,我们多方协调专线具不能由逝者家属亲自搬迁的骨灰,由我们代迁并举行共祭仪式,做到不让一件物品丢失受损,严格执行25项规定步骤,确保安全无差错。最终8.85万具骨灰搬迁没有出现一起服务差错,受到了群众的好评点赞。

  2024年,天津市第二殡仪馆被民政部授予“全国殡葬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几十年的风雨征程中涌现出了全国先进工作者齐利、全国技术能手王万喜等5位劳动模范,又连续两年经民政部批准成立了两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多年来,工作室始终坚持新老传承,培养了一批批技能人才。在2023“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中,年轻员工周子钰夺得遗体火化师比赛第一名,被授予“天津市技术能手”称号。

  新征程上,天津市第二殡仪馆将始终牢记“民生无小事”,踔厉奋发、赓续前行,用真情守护生命尊严,用实干书写“逝有所安”的殡葬故事。

  13年前,当我第一次踏入这个行业时,从未想过我的生命中会多了一份神圣的使命。我的从业之路始于母亲温暖的掌心。

  记得小时候,母亲总是深夜才回家,身上带着一种特别的气息。年幼的我并不知道,那是告别的味道。直到有一天,母亲牵着我的手说:“孩子,世界上有很多种工作,其中就有像妈妈这样干殡葬工作的,只是比较特别的KAIYUN中国网站是,我们服务的是人的‘身后事’。”那时的我懵懂不解,直到多年后当我第一次穿上殡葬工作服,站在炉台前,看着家属们饱含泪水却又充满信任的目光——我突然明白,母亲传承给我的,不仅是一份工作,还有对于生命的承诺。

  记得有位3岁幼童因意外离世,母亲悲痛过度哭晕在走廊的长椅上,父亲则呆坐在地上,手里拿着一个卡通玩偶,不断地喃喃自语:“儿啊,你不是最喜欢这个吗?爸爸给你买回来了……”火化的时候,我轻轻抱起那小小的身体,连同卡通玩偶一起放入了炉床。火化结束后,我把带着余温的骨灰装入印着卡通图案的布袋,仔细系好每一个结,再递给孩子父亲。他反应过来时,竟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紧紧攥着布袋,声音颤抖地说:“谢谢您……给了孩子最后的体面……”那一刻我才深刻地体会到,我们的工作不只是送别生命,更是守护世间最后的温柔。

  还有一次,一对年轻夫妇因车祸离世,家属提出一个请求:希望两个人能够相依相伴同时火化。我默默应下,安排两台火化机同步运行,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让时间分毫不差。直到递交骨灰时,我才发现等待的逝者家属竟是个六七岁的孩子。他瘦小的身子被舅舅搀扶着,怀里紧紧抱着骨灰盒,眼神尽是茫然无助。舅舅红着眼眶让孩子跪下磕头。我立刻冲上去扶起他,轻轻地说:“孩子,爸爸妈妈只是变成天上的星星了。”孩子好像听懂了我的话,突然把脸紧贴着骨灰盒,呜咽着喊出一声:“谢谢叔叔。”

  还记得那是个热浪翻涌的午后,炉火刚熄,热浪灼人。我汗流浃背地俯身在滚烫的炕面上一寸寸翻找——只为兑现对一位老英雄的承诺。老人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生前总向子女提起战场往事:他曾经腿部中弹,却因条件艰苦,弹片终生未取。火化前,家属含泪恳求我:能不能找到弹片?那是父亲最后的勋章……

  虽然从事火化工作多年,但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我心里也没底。即使车间温度逼近40摄氏度,我的双臂被高温灼得发红,却不敢遗漏一片骨灰,不停地一遍遍翻找。终于,在膝盖位置发现了那枚细小的金属残片。当我将残片交还家属时,老人的儿子双手颤抖,声音哽咽:“这是父亲的命啊……谢谢你,让他终于‘解甲’带着荣耀回家。”是啊,这枚残片就是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无声的见证者。

  未来,我将坚守在人生终点,继续书写大爱、奉献、担当、坚守的故事,用生命之光照亮人生最后的旅程!

同类文章推荐
火葬场废弃后为啥要将焚尸炉捣毁?其中究竟有何隐情
KAIYUN:媒体聚焦丨中国社会报:天津殡葬工作者传递大爱暖人间
对于殡葬从业者你还在指指点点吗?
扩面调待添“金”退休办理丝“华”
2025宠物殡葬用品洞察报告
市民政局组织开展2024年“殡仪馆开放日”活动

咨询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