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2025年殡葬改革新规落地!这三大补贴政策让农民省心又省钱
2025-07-12 06:29 作者:小编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目前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殡葬改革新规正式落地,而文件的内容也引发了各方激烈的讨论。该新规主要旨在要改善农村社会风气、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以及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关措施,其中将“移风易俗”作为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抓手。
这一文件中,有多处地方都需要值得关注,而最受农民朋友们关注的当属“深化殡葬改革,推进公益性生态安葬设施建设”这一点。
为了解决现在农村丧殡中的“土地浪费”、“攀比浪费”、“污染环境”等问题,同时为了减轻农民们的负担,政府也选择为农民发放补贴以及一系列的便民政策。
现在国家很是注重耕地的保护和环境保护,而农村的丧殡实行的土葬会占用多数土地,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如今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也变得紧张,传统的土葬方式从长远来看,已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了。
所以可以通过改革文明祭祀,改善农村的社会风气,以此去逐步实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那到底具体改革哪些地方呢?
现在办白事很多家庭为了“面子”会选择大操大办,可这既费神也费力也费钱,有的还会请个戏班子唱个三天,有的地方更长,为了“好看”,也会买许多“纸别墅”或者“纸马”等丧葬用品。
其实这些纸质丧葬物品成本并不是很高,可又有谁会在白事中去讨价还价?中国人的观念就是“死者为大”,人都没了要还是处处不舍得花钱会感觉自己愧疚去世的人,因此会有许多人看店家说什么价格就付什么价格。
买回来“纸别墅”等会烧掉,也会放鞭炮,数量一多自然对于环境就会有污染,而且有的稍有不慎还会发生火灾。
前来吊唁的亲戚朋友也要安排好他们,怎么着也得摆几桌,人要多的话,甚至十几桌几十桌都有,菜品还不能太差,要不然就会丢“面子”。
所以一些家庭办场丧事后会发现居然花费了家里半年的收入,甚至有的还欠了债,经济压力变大。
为了减少这些情况的出现,所以国家便在“丧葬形式”、“经济压力”、“环境污染”这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对于丧葬形式,新规明确规定要“推进公益性生态安葬设施建设”,这也是今年文件新增的内容。
什么是生态安葬?这是一种环保、节约资源的安葬方式,主要是通过“海葬”或者称为“水葬”,或者“树葬”等方式进行埋葬逝世者。
我国传统的土葬形式已经沿用了上千年,可能现在很多人都不太能接受这新型的丧殡形式,这也是情有可原的,出于对老百姓们的考虑,国家也明确指出“不会一刀切”,会遵循“因地制宜,科学推进”的原则,会尊重农民的意愿和每个地方的传统文化。
这其实就是人们的认知,这可KAIYUN入口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转变的,这需要循序渐进,若是一下子全都要求这样做,难免会出问题,因此这得慢慢的改,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忧。
像对于人口密集、耕地面积紧张的地方,可能会优先推行“生态安葬”,减少对耕地的占用,而那些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地方,可以先暂时继续实行土葬,不过依然是提倡使用“生态安葬”形式的,深埋也行,树葬更好。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一些民族的风俗肯定是给予充分的尊重,不会强制推行火葬等形式。
对于“经济压力”方面,要禁止大操大办,减少铺张浪费,简化丧葬流程。而为什么要出现大操大办的现象,其实就是由于人们看法有些偏颇所造成的。
比如说有一位老人去世了,要是老人的孩子办的寒酸,就会被人指指点点说不孝顺,可论孩子到底孝不孝顺就要凭这件事情决定吗?当然不可能,孩子平日里对老人好,孝顺老人,老人去世之后孩子们问心无愧,再给办个简单体面的葬礼,就算是老人也挑不出什么错来。
孩子平日里不孝顺,老人离开之后就想要通过大操大办去体现自己是“孝顺”的,这才应该要受背后嚼舌根的才对,这样的人的做法只是为了堵住悠悠众口,对老人来讲才是没意义的做法。
山东某个村庄之前办丧事的家庭,都几乎要花费3万元,而改革之后只用了5000元,这剩下的钱都可以给老人多买几年医保的了,又或者存下来以备不时之需,作为家里的应急资金。
在环境污染方面,可以禁止撒纸钱以及燃放鞭炮,对于“纸别墅”等物品可以减少使用,改用植物比如花,以此用于缅怀。
对于使用火葬形式,或者选择海葬以及树葬形式的家庭,每户都会得到1000块钱的贴补,可以用于支付骨灰盒或种植纪念树等费用。
选择集中治丧的家庭,也会给补贴,例如一些地区中选择乡镇殡仪服务站办理丧事的家庭,可以减免场地的使用费用,比如安徽一处乡镇,他们选择集中治丧的家庭,则会比在家里自己办要省下2000块钱。
在农村设立“农村公益性公墓”,对自己村里的人可提供优惠价,这种公墓的价格比市场上低,不到市场价的1/3,江苏一户人家计算过使用公墓的价格,传统墓地要花费2万,而农村的公墓只需要5000元,足足省了一半多。
面对新规新政策,还是那句话,人们的观念需要慢慢的改变,慢慢的接受,大家不必太过担忧,国家也是为了百姓生活着想,耕地里的坟墓少了,种的粮食就会多些,这是在为子孙留饭碗。
禁止白事攀比,禁止大操大办,也是为了给家庭留下些血汗钱,这年头钱并不好挣,活着的人生活总要继续的。
选择绿色安葬形式,也是为了保护环境,后代子孙在未来就能够拥有更多青山绿水的环境,生活更加惬意。
信息来源: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殡葬改革” 发布时间:2025-03-17 08:20全文|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青海省司法厅 2025年02月24日 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