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信赖之选

北京街头祭祀引发火灾如何重塑文明祭祀新方式?-Kaiyun中国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殡葬动态 > 行业动态

北京街头祭祀引发火灾如何重塑文明祭祀新方式?

2025-02-26 01:42   作者:小编

  2月22日,北京市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的一则通报引发网络关注:女子许某在街头十字路口焚烧纸钱祭祀时,大风将燃烧的纸片刮走,火星引燃、烧毁附近一栋室外集装箱房及空调等电器设备。

  通报称,此次火灾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经统计,造成直接财产损失近5万元。许某已被处以拘留10日的行政处罚。

北京街头祭祀引发火灾如何重塑文明祭祀新方式?(图1)

  这场看似偶然的火灾,映射出城市化进程中的矛盾——当传统祭祀习俗遇上现代都市治理,如何满足安全、环境保护与人文的多重诉求?

  去年清明节期间,北京市通州区就有两起因祭祀引发火灾的违法案例,涉事3人均被行政拘留,一起是在路边草坪处祭拜时,燃烧的纸钱被风吹至杂草丛中,引发火灾;另一起则是两人在树林内举行祭祀活动引发火灾。

北京街头祭祀引发火灾如何重塑文明祭祀新方式?(图2)

  2022年冬至,上海一男子在小区烧纸祭祖,致三辆车被烧毁,损失总计七十余万元。

  而在环境层面,集中性祭祀焚烧不仅让焚烧后道路面毁坏变黑,还使得城市空气污染短期内“陡然爆发”。

  据央广网2016年报道,受祭祀烧纸影响,贵阳市环境KAIYUN网页空气质量两个小时内从“优”飙升至“重度污染”,主要超标污染物为PM2.5,空气质量小时AQI由21时的32(优),升至22时的72(良),再到23时升至215(重度污染),8月16日0时空气质量小时AQI降至166(中度污染)。

  2020年,太原市民政局局长李亚江接受中国新闻网采访时也表示,每年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3个祭拜节大约合计10天时间,集中烧纸引发空气质量下降。仅清明节期间,太原就有七八十万民众集中祭扫,给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压力。随后太原推行“街头禁烧”,并开展了“云追思”网上祭扫。

  消防部门提醒,当前季节天干物燥,市民祭祀祭扫尽量不动用明火,特别是在山林、草原动火,极易失控引发火灾,造成严重后果要承担法律责任;居家祭祀时,在神龛、家堂祭祀用的长明灯、香烛等要远离可燃物,禁止在小区、居民楼道焚香烧纸,严防火灾事故发生。

  在北京朝阳路口祭祀烧纸引发火灾事件的评论区中,一位网友“乐观比利33”直言:“烧纸的全都是外地人。”另一位则回复道:“外地人就得到大街十字路口,别的地儿他也没得去。”

北京街头祭祀引发火灾如何重塑文明祭祀新方式?(图3)

  这些事件的主角多为都市“异乡人”。他们从外地涌入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型城市。当数亿流动人口将乡土习俗带入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规则、环境治理的刚性要求、不同群体的权益边界,交织成一张复杂的网。

  北京奥运村街道办城管综合行政执法队王硕曾在接受北京新闻广播采访时表示:“(街头烧纸)这几年愈演愈烈……好多烧纸的都是不能回家扫墓的。”

  多数城市将街头烧纸列为“陋习”严令禁止,然而,更需要看到的是,流动人口的祭祀需求长期存在。

  本地居民在仪式形式或场所方面有着更多选择,而城市新移民或流动人口受限于时间、成本,“路边祭扫”便成了他们祭祀KAIYUN网页追思的“权宜之计”。

  单纯采用行政手段去强硬取缔、禁止,效果并不显著,不仅易激发矛盾,更可能伤及外来群体对城市的归属感。

  “街头烧纸”的深层命题在于:超大城市如何既守住安全与环保底线,又包容传统祭祀需求?这考验着城市的治理智慧。

  答案或许藏在对“人”的理解中——由“堵”转向“疏”,既要兼顾文化尊重、科学管理,还要进行制度创新。

  成都市结合正在建设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和殡葬改革,推行礼厅式集中治丧。在成都市青羊区集中治丧示范点,与传统治丧场景截然不同,现场司仪通过诗歌、文字结合影画的方式对逝者进行怀念。鲜花、绿植、柔和的灯光共同构建了仪式,为治丧移风易俗引领了新方向。

北京街头祭祀引发火灾如何重塑文明祭祀新方式?(图4)

  湖南省民政厅于2020年建立了“云上清明”网络祭扫平台,持续开展法规政策宣传、发布文明祭扫倡议书,建立网上纪念馆达到8.7万余个。仅2024年4月1日至5日,新建网上纪念馆就有6775个,网上祭扫达839余万次。

  江苏南京推出“移动祭祀车”,在务工者聚集区巡回提供标准化焚烧服务。市民将锡箔、冥币、纸钱、纸扎等投进祭祀炉,车内回收烟雾和粉尘的装置将污染减少到零。

北京街头祭祀引发火灾如何重塑文明祭祀新方式?(图5)

  天津市民政局在2024年举办10场市级文明祭扫进社区活动,倡导居民通过献一束花、敬一杯茶、写一封信等低碳环保的方式进行祭扫。“纸短情长,用书信寄托思念,不仅更加文明环保,也让居民有了抒发情感的载体,将平时难以诉说的想念用文字表达出来。”秀欣园社区党委书记牛惠颖说道。

  2024年中元节,南昌举办了“风声敬故人 河灯寄哀思”祈福活动。一盏盏莲花灯沿着河水放下,市民们用河灯寄托着对故去亲人的怀念。

  春节期间,为确保市民能够高效、便捷地前往特定地点进行祭扫活动,石家庄开通了谈固、槐安桥等7条“公交祭扫专线”,还提供了免费摆渡车。

  从许某的行政处罚,到街头未燃尽的纸灰,都市祭祀困局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快速城市化中的文化阵痛与治理智慧。

  当城市能为市民和异乡人共同点亮一盏不扰邻、不伤环境的“心灯”,便是对“人民城市”理念最深情的诠释。

同类文章推荐
KAIYUN:殡葬服务一条龙殡葬用品
北京街头祭祀引发火灾如何重塑文明祭祀新方式?
《兰州市政府定价项目便民手册2025年版》印发
KAIYUN入口:大家比精选排行榜单
潍坊全市2025年民政工作会议召开
KAIYUN:殡仪馆岗位107人竞争:年轻人抢铁饭碗?

咨询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