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2025“民政大礼包”来了今年扬州新建32个颐养社区
2025-02-11 14:16 作者:小编
2025年扬州市民政工作怎么干?昨天,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传来好消息,今年我市将围绕民生工程新建32个颐养社区、新增21个银发助餐点、建设8个认知障碍照护专区、新增8个适老生活体验中心、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培训3万人次、新增15个城乡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进一步为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今年,我市将充分发挥老龄工作统筹协调作用,丰富老年教育和老年活动,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市情教育10场次,发布《2024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白皮书,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培训3万人次,举办第四届“老年达人”运用智能技术大赛,实施老年精神关爱项目40个,组织“敬老月”系列活动。开展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和“敬老文明号”“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评选表彰活动。
同时,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深化“颐养社区”品牌项目建设,新建32个颐养社区、21个银发助餐点,在市老年活动服务中心建设老年康复活动中心。不断链接各方资源,丰富服务供给,形成“社区养老+N”的多位发展模式。持续推动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提供供需适配的专业化精准化服务,同时强化对第三方服务主体的准入把关和绩效跟踪。持续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行动,完成改造任务3500户。健全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积极推动特困供养机构转型发展,探索优化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新形式新方法。
着力强化医养照护保障能力,加强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协作,通过内设医疗站点、基层卫生站增设养老功能、基层卫生院托管乡镇养老机构等形式,不断深化医养结合能力。优选8个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认知障碍照护专区,推动嵌入式医养结合型机构建设,推进认知障碍社区筛查评估及早期康复照护试点建设。
助力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积极打造养老服务和产业展示交易平台,推广“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打造至少1个市级老年产品用品集中展示销售平台,各地民政部门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机构等,建成不少于1家适老生活体验中心(店),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智慧养老解决方案。
今年,我市将提升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质态,研究制定我市关于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的若干措施。对于特困供养人员中失能、半失能、全自理对象,分别按照市最低工资标准的30%、15%、5%设置照料护理标准。落实临时救助制度,探索慈善救助与政府救助“一次申请、联动救助”模式,开展“‘扬’帆共济、慈救同‘州’”慈善+救助品牌创建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
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规范化管理、精准化发放三年行动;推进“辅佑康健行动”,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工作,促进康复辅助器具进家庭进社区进机构。配合省厅立新农场做好全省特困精神障碍者治疗后的康复服务工作。
提升儿童福利服务水平,加强儿童福利服务机构功能建设,推动儿童福利服务机构开门办院,指导高邮市未保中心做好转型后运营服务工作,向有需求的困境儿童提供服务。改造提升33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
强化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扎实做好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构建“全时空”巡查发现机制、“全链条”救助服务体系、“全频段”协同联动机制、“全市域”市县一体机制。
今年,我市将改革殡葬服务管理,持续开展民政系统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全面推广殡葬机构“四项清单”制度。完成市区殡葬设施布局规划(2024年至2035年)修编和市级公益性骨灰堂建设,新(改、扩)建15个城乡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到2025年底实现城乡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全覆盖。
创新婚姻服务管理,加强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全市3A级婚姻登记机关建成率达100%,婚姻登记机关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达100%。推进公园式景区式婚姻登记机关创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打造具有特色人文环境的景区结婚登记点。筹办婚恋主题爱情诗词大赛,进一步引导适龄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做好全国第三批婚俗改革实验区争创工作。
增强地名管理服务效能,规范地名命名和罗马字母拼写管理,推动设置“智慧”地名标志。严格地名备案公告管理。深入推进“乡村著名行动”,培育“乡字号”“土字号”等乡村特色农副产品地名公共品牌。传承保护地名文化,组织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充分挖掘地KAIYUN网页名文化多维价值,打造具有扬州地方特点的地名文化品牌。通讯员 民小爱 毕金钧 记者 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