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信赖之选

KAIYUN:三都水族自治县:厚培乡土人才赋能乡村全面振兴-Kaiyun中国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殡葬动态 > 殡葬知识

KAIYUN:三都水族自治县:厚培乡土人才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2024-10-17 12:12   作者:小编

  暮秋,走进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镇,灵芝种植大户韦廷尚正在厂房盘点今年的收成;茶叶种植大户姚明江正在刚扩规的有机茶厂查看种植情况;李二娜正在组织节日表演展销,好一派乡村振兴和美画卷。

KAIYUN:三都水族自治县:厚培乡土人才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图1)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按照“企业+能人+农户”联带种植模式为主,以奖代补为辅,发挥韦廷尚、潘代晟等种植大户辐射作用,带动周边群众参与种植。截至目前,全镇发展种植灵芝1552亩,新增脱贫群众124户发展种植230亩,户均增收5800余元。

  都江镇的发展是三都县乡村全面振兴的缩影,近年来,三都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不断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乡土人才发展环境,发挥乡土人才“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作用,激发乡土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势能。

  走进三都大河镇,一栋栋漂亮的楼房鳞次栉比,房屋外墙上绘制着马尾绣、水书等民族KAIYUN网页文化元素。

KAIYUN:三都水族自治县:厚培乡土人才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图2)

  韦学胜正在忙着查找资料,撰写完善水书,他师从韦锦才,其师傅祖辈三代精通水书,师傅去世后,韦锦才继承师傅水书知识,不断钻研,撰写完善水书丧葬、婚嫁、起造等类,擅长服务民间婚丧嫁娶、营造、解灾KAIYUN网页等水书习俗活动。

  在村“两委”推荐下,镇级将韦学胜推送为第二批优秀乡土人才非遗类,助力三都非遗人才队伍建设,让更多优秀乡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发光发热。

  据了解,三都为扩充县域乡土人才存量,树立“人才就在身边”的理念,通过入村走访识才、村支两委荐才、镇(街道)组织选才等方式对全县文化巧匠、水族非遗、农业技能等类型乡土人才进行充分挖掘、分类建档、动态管理。

KAIYUN:三都水族自治县:厚培乡土人才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图3)

  2024年,已将69名优秀乡土人才纳入第二期优秀乡土人才培育管理,让赓续不断的力量注入基层的发展,汇聚乡土人才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2019年,莫光湖投资成立了贵州黔山鲜生态茶业有限公司,2022年科技特派团“组团式”帮扶三都后,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逐渐掌握茶树病虫害科学用药技术,扩大种植规模,该公司现成长为集茶叶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年生产能力达100吨以上,辐射带动三都大河镇合江社区茶园种植8000余亩,700多户农户通过茶叶种植实现增收。

KAIYUN:三都水族自治县:厚培乡土人才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图4)

  据介绍,三都聚焦“一主两辅多特”产业发展布局,结合本土农技人才的技能需求,依托“组团式”帮扶中央、省州三级科技特派团力量,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形式帮带本土农技人员,补齐农技人才的技术“短板”,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本地技术骨干人才。

  2024年,科技特派团帮带本土农技人员180人,举办专题培训班、经验交流会、聘请专家授课等培训15期涉及2000余人次。

  家住三都中和镇水维村的潘正永,世代传承马尾绣技艺,是当地水族马尾绣世家,她尤其擅长于马尾绣研发设计、绘画制作。

KAIYUN:三都水族自治县:厚培乡土人才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图5)

  被纳入第二期优秀乡土人才培育管理以来,在行业部门和所属镇的鼓励支持下,扩大了作坊规模,以前的作坊已经成为集生产、加工、销售、展示、体验及研学一体的水族马尾绣传承保护基地,带动了当地绣娘就业,以传授马尾绣制作技术来传承民族技艺,以销售推广马尾绣产品来传播水族文化。

  近年来,三都立足县域实际,优化现有乡土人才选拔培育机制,实现旅游产业化与非遗人才、农业现代化与种养殖能手等结合起来,形成组织部门聘任、行业主管部门培育使用闭环机制,让认定和使用有效衔接,根据人才分类,精准开展浇灌培育,让各类乡土人才在对应领域都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实现人才规模、人才结构与乡村振兴发展“步调同频”。

  截至目前,三都已累计鼓励乡土人才创办民族民间工艺品加工企业62家、从事民俗民间工艺品生产和销售的个体工商户108家,创建非遗工坊6个。

同类文章推荐
KAIYUN入口:殡葬礼仪知识
【移风易俗】绿色生态葬的“他山之石”(二)
2024年丧事礼仪常识有哪些docx
绿色殡葬百科知识讲座
殡仪服务规范遗体告别服务DB4401T293-2024pdf
70、80后必看:丧葬文化知多少

咨询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