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移风易俗树新风 惠民政策暖民心
2025-07-27 19:50 作者:小编
今年以来,宁德市民政系统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将殡葬改革与婚俗革新作为移风易俗的重要抓手,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制度规范引导、惠民服务落地,推动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从破除丧葬陋习到倡导简约婚俗,从政策约束到群众自治,宁德正以民生需求为导向,逐步构建起文明、绿色、节俭的社会新风尚。
从倡导殡葬新风到推进婚俗改革,从规范村规民约到推进文明乡风……一堂堂理论宣讲、一次次暖心服务、一件件惠民实事,合力打开宁德市移风易俗工作新局面。
连续13年来,市政府和各县(市、区)政府签订殡葬改革工作责任状,将引导推进移风易俗、革除丧葬陋俗作为重点考核内容。这一举措不仅强化了政府的主导作用,也激发了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良好格局。
为营造浓厚的移风易俗氛围,我市多措并举,创新宣传方式。民政、文明、公安、林业等部门分工合作,通过发布倡议书、拉横幅、发传单、深入居民区开展主题宣传和在新闻媒体公开解读《殡葬管理条例》等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持续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知识。特别是在清明节等传统节日,通过发送文KAIYUN网页明祭扫短信、举办集体祭扫活动等方式,引导群众树立文明、绿色、节俭的殡葬观念。
在制度建设方面,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规范宁德市直单位党员和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试行)》,要求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反对铺张浪费,以“身边事”感染影响“身边人”。各县(市、区)也相应出台了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行为。这些规定的实施,不仅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炫富比阔等不良风气,也带动了广大群众自觉践行移风易俗。
在强化自治方面,我市注重发挥村(社区)红白理事会的作用。通过改善和充实红白理事会人员结构,把党员干部、退休返乡人员、年老离职村居干部吸收到红白理事会中,提升其号召力和凝聚力。同时,指导各村(社区)开展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工作,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在内容上增添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遏制天价彩礼、破除陈规陋习等规定。这些举措有效引导了群众自觉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推动了乡风民风的持续好转。
在七夕、双11等一些特殊日子,为有意愿的新人举办集体婚礼和颁证活动,在婚事简办新办的同时,提升新人的仪式感。今年5月20日,97对新人在蕉城区婚姻登记处领证,其中6对新人在场地布置优美的户外颁证基地举办特色集体婚礼颁证仪式。
2024年,我市确立了4个市级婚俗改革试验区,把婚俗改革工作纳入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各地因地制宜设立室内外颁证点,丰富群众体验,提升参与意愿。例如,霞浦县结合“东海一号”等旅游景点,打造户外颁证点;蕉城区成立全市首个“公园式”婚姻登记处;寿宁县户外颁证点设置“移风易俗”文化长廊。这些措施不仅为新人提供了浪漫、温馨的颁证环境,也有效传播了文明婚俗新风。
同时,我市9个婚姻登记处全部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常态化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免费提供婚前辅导、离婚劝导、法律咨询等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这些服务的开展,不仅帮助新人树立了正确的婚姻家庭道德观,也有效维护了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在丧俗改革方面,各地出台《规范丧事活动提倡文明治丧通告》,持续加强对吊唁、送葬等丧事活动的引导管理。与此同时,加强宣传引导,推行绿色低碳祭扫。清明节期间,全面开展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宣传活动,鼓励采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清洗碑牌等文明节俭方式缅怀故人。据统计,2025年清明节期间,全市绿色低碳祭扫人数达4.19万人次。
为引导推进节地安葬,倡导树立绿色文明殡葬新风,近年来,我市规划建设了9处市县城市公益性公墓,总投资15.98亿元,规划建设墓穴105826穴。这些公墓的建成使用,有效解决了群众骨灰安葬难、安葬贵的问题,实现就近实惠便捷安葬骨灰的目标。此外,宁德市民政局、财政局联合出台《宁德市促进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办法》,对树葬、草葬、海葬的实行奖励,引导鼓励群众骨灰生态安葬。
在推进殡葬改革的过程中,市民政局始终坚持阳光操作、公开透明原则,努力打造阳光殡葬新生态。各殡仪馆公开收费标准和服务项目清单,由群众自主选择服务项目并按照群众选择的项目服务收费。同时,实行“殡葬服务选项单”和“一例一档”制度,确保每一例火化业务和收费情况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循。
市民政局通过推动惠民殡葬政策从困难群体全覆盖扩展到户籍居民全覆盖,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殡葬改革的红利,减轻丧葬支出,提升群众参与殡葬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先后出台免除户籍居民基本殡葬费用的惠民政策,预计每年减免群众丧葬费用约2275万元。
同时,各地还因地制宜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殡葬惠民补助申领在殡仪馆“一次受理,及时办结”,方便快捷,深受群众好评。全市殡仪馆职工全部签订拒收红包承诺书,做到红包不收服务不降档;寿宁县殡仪馆核减5个常用的收费项;霞浦县殡仪馆降低纸棺等收费;福鼎市殡仪馆实行骨灰盒“零溢价”,并升级改造服务设施,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为确保殡葬服务的公益属性,目前,我市还在积极推进民营殡仪馆回归公益属性工作——寿宁县殡仪馆计划于2025年底前收归国有,古田县殡仪馆也计划于2026年10月前完成收归国有工作,其余民营殡仪馆将分期分类收回国有。
此外,为加强殡葬领域监管和执法力度,市民政局牵头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合办案联动机制,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同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村(居)民代表担任特聘监督员,对殡葬服务单位进行全方位监督。
如今,在闽东的大街小巷,文明殡葬的氛围日益浓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文明殡葬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生者的负责,更是对社会文明进步的贡献。
从三都澳海港的奔腾不息到仙凤山的云雾缭绕,移风易俗重塑着宁德的城乡文明形态。当生态安葬的树苗在宁川大地生根发芽,当“轻量婚礼”的新风在城市深处悄然拂过,宁德正以移风易俗的“小切口”,书写着生态文明与民生改善的“大文章”。(闽东日报记者 张颖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