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入口:我国初步建立较完整殡葬法规体系文明祭扫新风尚逐步形成
2024-09-14 17:02 作者:小编
3月31日,由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省市民政部门联合主办的“碧海寄情,爱在沧溟”——2024年京津冀骨灰撒海启航仪式在天津渤海湾举行。载有35份逝者骨灰的“国宾9号”撒海专用船,缓缓驶向渤海湾。船只到达指定海域后,家属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有序登上甲板,将亲人的骨灰轻轻撒入万顷碧波。
今年清明节前后,越来越多的家属为逝者选择生态安葬方式,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一束鲜花寄哀思等文明祭扫方式来祭奠逝者。
在清明节当天,全国有1309个网络祭扫平台提供网络祭扫服务188.28万人次。全国殡葬服务机构共安(迁)葬骨灰2.21万份,其中采取海葬、树葬等绿色生态方式安葬的有2005份,占当日安葬总数的9.07%,较去年清明节同日增长58.75%,移风易俗和绿色殡葬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
天津自1990年开启骨灰撒海服务以来,至今已举办骨灰撒海活动459期,累计撒放骨灰2.6万余份。
“骨灰撒海是由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的殡葬改革,是由传统葬法向现代文明生态葬法转变的一项根本性变革,不仅涉及群众丧葬理念方式改变,而且触及了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等深层次变革。天津坚持把推行骨灰撒海服务与深化殡葬改革、培育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突出宣传引领和带头示范。”天津市殡葬事业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是天津骨灰撒海活动开展的第35年,相关服务已辐射覆盖十几个省(区、市)。
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殡葬改革,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海葬、树葬、花葬等绿色殡葬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山东省举办“逝有所葬、迁有所去”殡葬习俗改革研讨会,开展“逝有所葬、迁有所去”生态安葬试点,示范带动全省葬式葬法改革。近年来,山东省节地生态安葬改革硕果累累,沂水县生态公墓、肥城生态葬模式、寿光老墓地改造、广饶县“深埋不留坟头+数字公墓”、崂山区怀念堂等经验,为全省生态安葬作出有益探索。
青海省各级民政部门联合文明办向广大干部群众发起文明祭扫倡议,通过媒体大力宣传节俭治丧、生态安葬、文明祭扫等相关工作。各经营性公墓全部设置“鲜花兑换纸钱”点,西宁市殡仪馆连续7年举办“丝带寄哀思”活动,海东福寿人文纪念园筹备举办第四届全免费生态葬活动,积极引导群众绿色低碳祭扫,节地生态安葬。
通过立法保障群众“身后事”,是推动殡葬工作持续稳健发展的重要举措。1997年7月,《殡葬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殡葬管理进入了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阶段。近年来,数十个省市对殡葬管理进行立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殡葬法规体系,殡葬管理步入了有法可依的法治轨道。
在积极推进相关立法的同时,国家和地方层面还配套出台了相关政策,以更好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促进推动“政策引领”与“惠民导向”相结合。
天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市民政局联合市委组织部等部门联合制定《党员、干部和共青团员文明举丧承诺》《党员和干部在丧事活动中的行为规范》等政策文件,明确要求党员干部发挥示范作用,带头实行生态安葬。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倡导移风易俗推动绿色殡葬建设的指导意见》,省民政厅等联合出台《山东省“十四五”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发展规划》《山东省公益性公墓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大力推进节地生态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建设。
近年来,为更好满足群众殡葬需求,我国持续完善殡葬法规政策体系,各地将提升殡葬公共服务能力纳入基本民生需求保障范围,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持续推进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文明祭扫新风尚逐步形成。
近年来,我国将提升殡葬公共服务能力纳入基本民生需求保障范围,通过纳入规划统筹推进、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服务体系等举措,持续推进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天津坚持把骨灰撒海服务作为做好人生“最后一程”民生服务的重要举措,紧抓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温度和服务影响的“四个提升”,努力实现群众的伤心事暖心办。比如,在“抓服务形式提升”方面,天津将活动形式由集中撒海一种形式,延伸为骨灰集中撒放、单独撒放、代为撒放三种形式;将服务预约从清明前办理,延伸为全年预约办理,并为困难群众提供免费入户办理手续、代撒骨灰;推动海上追思祭奠从无到有,自2011年起已连续13年举办“都市文明·海上共祭”活动,不断丰富骨灰撒海文化内涵。
山东积极推进葬式葬法改革。近5年,省级财政拨付资金1.4亿元支持节地生态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建设,目前全省已建成节地生态公益性安葬(放)设施1.2万余个,基本实现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市、县、乡三级全覆盖。同时,山东省8个设区的市出台了生态安葬奖补政策,对逝者家属补贴1000元至7000元不等。
四川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殡葬、惠民殡葬、绿色殡葬、人文殡葬、阳光殡葬”目标,坚定不移深化殡葬改革。省级层面持续实施绿色惠民殡葬政策,统筹抓好绿色殡葬、移风易俗、服务保障等工作,全省每年免费捐赠生态墓(格)位2000余个,为5000余个逝者家庭发放节地生态安葬奖补资金850万元,赠送祭扫鲜花20余万株。节俭治丧、节地KAIYUN中国网站安葬、低碳祭扫等文明新风尚蔚然成风。
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发展中部地区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对于促进当地乡村全面振兴,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据《全国科技小院发展报告(2024)》显示,自2009年第一个科技小院成立以来,科技小院数量快速增长、参与主体愈加丰富,目前全国已建成1800多个科技小院,15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参与其中,参与专家达2700余名、入驻研究生1万余名。科技小院发展模式日益成熟,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织力量。
药品监管部门坚持以“四个最严”要求为根本遵循,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效率和公平,统筹监管和服务,有效保障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1至8月,国家药品抽检共计20696批次,合格率为99.43%。
国内首台工业级盾构滚刀智能换刀机器人、全球首款人工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元宇宙数实融合应用……
医生在浙江,患者在新疆。一场跨越近5000公里的5G超远程机器人肝脏肿瘤切除手术正在进行。只见医生在机器人手术操作台上,灵活地操控机械臂;手术室中,机械臂收到指令,精准地完成各项手术动作……目前,浙江各医院已完成50余例援疆5G超远程机器人手术。
每一项重大科技应用取得突破前后,均有对其理论上的持续争论。著名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引发的人与仿生人之间界限的讨论虽产生于20世纪,但一直延续至今,其蕴含的法律问题是人工智能究竟是否具备法律人格。
移动物联网是以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为载体,通过多网协同实现人、机、物泛在智联KAIYUN中国网站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据了解,“晓医”依托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基于大量资深中医诊疗经验和专业知识图谱数据,构建了规模大、覆盖病种全的知识库,包括中医病症知识“400+”种、穴位知识“400+”种、常用中草药“300+”种、古代医案“6200+”份等。
目前,北京市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度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区域之一,拥有涵盖“设计、制造、封测、装备、零部件及材料”的完备产业链条,呈现出以设计和制造为引领、装备强势支撑、封测加速成长的态势,形成以集成电路双“1+1”工程等新代际重大项目为带动,北方华创等龙头企业为牵引的快速发展态势。
这是该量子随机数发生器芯片继今年3月取得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中心检测报告后的又一重大进展,进一步加速国产量子安全产品的规模化应用落地。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三门峡水利枢纽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今年9月12日是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开工30周年的日子。
新中国成立75年,写下了农业发展巨变的伟大历史篇章。党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有了新底气,让农民世代居住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有了新希望。
记者调查发现,免密支付、先用后付、极速付款、小额自动扣费等网络支付设置,这些支付手段在为网购服务提供便利的同时,却让不少消费者头疼不已,甚至有时候一不小心误操作就掉进陷阱,“莫名其妙”就花了钱。
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预防出生缺陷,守护生命起点健康”。
截至9月9日16时,海南省12345热线受理涉及台风“摩羯”的相关诉求60536件,办结45964件。
全球首批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重载铁路货车下线辆身着轻薄碳纤维复合材料“外衣”的重载铁路货车缓缓驶出生产线,展现出轻量化智能化的“科技范”,标志着全球首批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重载铁路货车正式下线
近年来,随着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特别是AI(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的出现,AI绘画加速发展。AI绘画是继CG绘画(计算机生成绘画,即在平面设计软件辅助下进行绘画)、DSE绘画(数字特效绘画,
NGC 4278具有致密的对称射电喷流结构和相对较弱的射电辐射,但其甚高能伽马射线辐射效率却显著高于射电星系,与耀变体相当。
记者10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当天,该院165所铜川试验中心亚洲最大高空模拟试验台考台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