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信赖之选

以文明新风汇聚发展之力——我省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气象-Kaiyun中国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殡葬动态 > 殡葬知识

以文明新风汇聚发展之力——我省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气象

2025-02-10 16:13   作者:小编

  一年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战线聚焦推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锚定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气象,为推进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丰厚道德滋养。

  2024年12月,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名单公示,我省9名候选人参评。曹志、侯贵、方文墨、李志强……每一个名字都是闪光的名片,彰显着榜样力量,带动着更多人奋力前行。

  加强先进典型选树、学习和宣传,我省选树第十届辽宁省道德模范20名,10人入选“中国好人榜”,持续打造“与党同心与模范同行”活动品牌,积极发挥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少年强则国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2024年度辽宁省开学第一课暨“牢记殷殷嘱托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云”直播,观看量、点赞量创新高。栾嘉瑞同学入选2024年度全国“新时代好少年”。

  大力弘扬文明新风,《辽宁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于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各地开展《条例》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网络、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七进”活动2600余场,大力营造遵规守法、文明有礼的良好社会氛围。

  深化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我省举办“大地流彩”全国移风易俗曲艺作品展演暨辽宁省第三届移风易俗小戏小品大赛优秀作品展演活动,小品《幸福万年长》获评全国移风易俗文艺展演优秀作品。将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取得了扎实成效。

  依托文明实践阵地和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我省开展特色化、多元化、个性化的市民文化夜校,课程覆盖声乐、舞蹈、表演等九大类专业课程。

  红色文化讲座、艺术辅导、文艺演出……更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我省采用“菜单式”服务模式,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六进”活动340余场(次),覆盖14个市70多个县(市、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实现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队伍共育。

  适应乡村振兴和农民精神文化需要,我省出台指导意见,推动农家书屋、文化驿站、村史馆、文化大院、乡村数字影院等场所与文明实践所(站)融合发展,打造农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我省组建省、市、县三级理论宣讲、文艺文化、卫生健康、科普知识、移风易俗五类新时代文明实践“火种”队伍,开展政策宣讲、文艺培训、义诊咨询、农业科技推广、普法宣传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举办2024年“家和万事兴”辽宁省百姓春晚,选取优秀群众文化文艺节目参演,充分展现全省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文明实践不断提质增效,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凝聚起党群同心、团结奋进的力量。

  昔日臭水沟变身景观河;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家门口的口袋公园,方便饭后遛弯;新开的城市书房,是周末休闲好去处……

  文明城市创建让城市不仅有了“颜值”,更有了“气质”,提升了百姓的生活品质。

  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惠民利民,我省创新完善文明创建机制。开展全省城市(区)文明指数调查,常态化开展实地暗访,科学分析各地文明创建走势趋向,系统总结成功案例,深入剖析存在的突出问题,研提解决方案。

  坚持问题导向,抽调专业人员对15个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地进行驻点指导,重点督导纠正创建工作中的问题,补齐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短板。在全省开展铁路沿线、高速公路沿线、城乡接合部环境整治和文明提升,围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文明服务三方面重点内容,重点点位初步实现“清干净、码整齐”阶段性目标,城乡环境面貌和文明程度进一步改善。

  文明花开香满园,立足辽宁深厚的文化土壤,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辽宁文明必将遍地花开、蓬勃生长,幸福可触可感,汇聚振兴发展的磅礴力量。

  一年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战线聚焦推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锚定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气象,为推进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丰厚道德滋养。

  2024年12月,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名单公示,我省9名候选人参评。曹志、侯贵、方文墨、李志强……每一个名字都是闪光的名片,彰显着榜样力量,带动着更多人奋力前行。

  加强先进典型选树、学习和宣传,我省选树第十届辽宁省道德模范20名,10人入选“中国好人榜”,持续打造“与党同心与模范同行”活动品牌,积极发挥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少年强则国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2024年度辽宁省开学第一课暨“牢记殷殷嘱托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云”直播,观看量、点赞量创新高。栾嘉瑞同学入选2024年度全国“新时代好少年”。

  大力弘扬文明新风,《辽宁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于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各地开展《条例》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网络、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七进”活动2600余场,大力营造遵规守法、文明有礼的良好社会氛围。

  深化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我省举办“大地流彩”全国移风易俗曲艺作品展演暨辽宁省第三届移风易俗小戏小品大赛优秀作品展演活动,小品《幸福万年长》获评全国移风易俗文艺展演优秀作品。将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取得了扎实成效。

  依托文明实践阵地和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我省开展特色化、多元化、个性化的市民文化夜校,课程覆盖声乐、舞蹈、表演等九大类专业课程。

  红色文化讲座、艺术辅导、文艺演出……更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我省采用“菜单式”服务模式,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六进”活动340余场(次),覆盖14个市70多个县(市、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实现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队伍共育。

  适应乡村振兴和农民精神文化需要,我省出台指导意见,推动农家书屋、文化驿站、村史馆、文化KAIYUN中国网站大院、乡村数字影院等场所与文明实践所(站)融合发展,打造农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我省组建省、市、县三级理论宣讲、文艺文化、卫生健康、科普知识、移风易俗五类新时代文明实践“火种”队伍,开展政策宣讲、文艺培训、义诊咨询、农业科技推广、普法宣传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举办2024年“家和万事兴”辽宁省百姓春晚,选取优秀群众文化文艺节目参演,充分展现全省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文明实践不断提质增效,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凝聚起党群同心、团结奋进的力量。

  昔日臭水沟变身景观河;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家门口的口袋公园,方便饭后遛弯;新开的城市书房,是周末休闲好去处……

  文明城市创建让城市不仅有了“颜值”,更有了“气质”,提升了百姓的生活品质。

  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惠民利民,我省创新完善文明创建机制。开展全省城市(区)文明指数调查,常态化开展实地暗访,科学分析各地文明创建走势趋向,系统总结成功案例,深入剖析存在的突出问题,研提解决方案。

  坚持问题导向,抽调专业人员对15个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地进行驻点指导,重点督导纠正创建工作中的问题,补齐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短板。在全省开展铁路沿线、高速公路沿线、城乡接合部环境整治和文明提升,围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文明服务三方面重点内容,重点点位初步实现“清干净、码整齐”阶段性目标,城乡环境面貌和文明程度进一步改善。

  文明花开香满园,立足辽宁深厚的文化土壤,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辽宁文明必将遍地花开、蓬勃生长,幸福可触可感,汇聚振兴发展的磅礴力量。

同类文章推荐
KAIYUN入口:乳开露全t网站V
以文明新风汇聚发展之力——我省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气象
厚植民生福祉回应民众关切——2025年山西民政工作这样干
2025珠海事业编]2024年广东事业单位统考珠海市殡葬服务中心人事部招聘1名从事党建、宣传等综合业
KAIYUN入口:2025年丧葬费和抚恤金标准提升退休人员离世家属能领多少钱?
2024山东丧葬费标准

咨询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