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信赖之选

丧葬规矩之“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什么意思?-Kaiyun中国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殡葬动态 > 殡葬知识

丧葬规矩之“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什么意思?

2025-01-13 21:54   作者:小编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没有看到报丧的人,那么就算是得知谁去世了,也不能前去吊丧。

丧葬规矩之“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什么意思?(图1)

  现在网络发达,人们不需要派人前去敲门报丧,有时候一个电话,一个短信就能通知到所有的人。

  但是古代就没有这么便利的通讯工具,因此,报丧就变得复杂,也就多了一些规矩。

  当时,谁家有人去世了,就用发射信号的方式来通知附近的亲友,这样大家就能及时过去探望。

丧葬规矩之“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什么意思?(图2)

  按照古代的规矩,炮响三声就说明谁家有人去世了,因此这也被称之为“报丧炮”。

  去世的人家,也会准备白纸,做成小旗子插在门口,这样路过的人也就知道他家有人去世了。

  还有的人家会在门口悬挂白纸条来表示家中有人去世,这纸条的数量是依据逝者的年龄而定的,并且在最后加上两条,代表着天地。

  门口纸条的悬挂方向,根据男左女右来挂,这样人们一看门口的情况,就知道去世的人是男是女,多大年纪。

丧葬规矩之“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什么意思?(图3)

  如果是附近的亲友,人们也会派专人去通知他们,这时候前去报丧的人是不能进人家里的。

  需要在门口大声喊屋里的人,等到屋里的人带着火灰出来,撒在门口之后,你才能进大门。

  如果去世的是男人,那么需要侄子去亲戚家门通知报丧;如果去世的是女人,那么需要儿女去娘家报丧。

  报丧的人穿着打扮也有规定,需要头裹白布,带上斗笠,手上准备一块白布,跪在近亲家门口告知丧事。

丧葬规矩之“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什么意思?(图4)

  吊孝,说的是报丧人通知你谁去世了之后,你需要前去吊唁,并对亲属表示慰问的一种风俗。

  通常来说,与逝者关系很亲近的人在去吊孝的时候,并不会空手而去,除了准备红包外,还需要准备纸钱、香烛等物品。

  每个地方的规矩不太一样,像我们河北老家,一般都是上去的时候去吊孝,如果赶上特别忙的时候,下午去也是可以的,但需要和主家说一声。

  到了主家之后,需要先给逝者鞠三个躬,然后再向亲属表示问候,劝他们不要太难过,节哀。

  前来吊孝的人也会受到孝子的答谢,比如他们会通过磕头的方式表示感谢,也有的地方会留你吃个素饭再走。

丧葬规矩之“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什么意思?(图5)

  另外,在民间还有“年过八十不吊孝”的说法,意思是八十多岁的人就不能去参加葬礼了。

  因为在古代,八十岁的人很少,而且活到这个年龄的人,大多比较脆弱敏感,如果去参加葬礼,很可能会一激动就过去了。

  用老一辈人的话说就是“土埋半截儿”KAIYUN中国网站了,自己看着别人去世,难免会联想到自己,是不是也命不久矣。

  因此,老年人最好不去吊孝,是对逝KAIYUN中国网站者的尊重,也是为了避免自己身体受到影响。

丧葬规矩之“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什么意思?(图6)

  有的地方称这一个环节为“孝子谢”,就是说丧事结束之后,人们要去感谢前来吊唁和帮助过自己的亲人朋友们。

  不过那么多来吊唁的人,不可能挨家挨户的去感谢,通常是去感谢那些近亲,这些人在吊唁的时候给逝者烧了纸钱。

  至于那些没有烧纸钱的人是不需要去答谢的,这便是“不烧纸钱不谢孝”的规矩。

  谢孝通常是在逝者下葬之后的第二天或者第三天,这时候主家闲下来了,可以去做这件事。

  那么谢孝是谁去谢呢?通常是逝者的儿女,有时候也有外甥或者外甥女去娘家感谢。

  如果主家是独生女的话,可以让堂哥陪同去,如果是没有后人的话,通常是侄子代替。

丧葬规矩之“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什么意思?(图7)

  第二个东西就是孝服,去谢孝的时候,人们需要穿着孝服,在完成这一环节之后,就可以脱下孝服了。

丧葬规矩之“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什么意思?(图8)

  无论是“丧不报,孝不吊”,还是“不烧纸钱不谢孝”,说到底就是丧葬仪式要遵循的规矩和礼仪。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孝子在亲人离世之后,没有按照惯例去给亲朋好友们报丧,那这无疑就是在礼节方面出现了严重的疏漏,是失礼在前的表现。

  要知道,报丧不仅仅是简单地告知他人亲人已逝的消息,更是一种对亲情、友情的尊重,是开启后续一系列丧葬仪式以及人情往来的关键一步。

  当孝子没有履行好这个职责时,亲朋好友们就算因此而没有前往吊孝,那也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毕竟大家都遵循着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规矩,你没有给予应有的告知,别人又怎会知晓何时该去表达哀思、尽一份吊唁之情呢?

  所以说,这些传统的丧葬礼节环环相扣,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只有各方都遵循相应的规矩,整个丧葬仪式以及与之相关的人情往来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同类文章推荐
KAIYUN入口:北京市殡葬惠民政策(丧葬补贴+公益性公墓+骨灰撒海免费)
KAIYUN:退休家属必看!2025丧葬抚恤金再升级最高可领20万手续抓紧办
KAIYUN入口:2024年11月23日是殡葬的黄道吉日吗2024年农历十月廿三殡葬吉日
KAIYUN入口:高考601分女生选报殡葬专业打破偏见主动拥抱冷门职业
2024年七月初五死人宜送葬吗请问
上海殡葬一条龙价格表

咨询登记